前段时间有位林老师来就诊,因连续熬夜修改教案,某日晨起突觉耳中异响。西医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用甲钴胺与银杏叶片月余,鸣声却从间歇性转为持续性。直到经人介绍找到我这里,望闻问切后判定:"舌暗苔薄黄,脉弦涩,乃肝火夹瘀阻窍之证。"
【古方新用解耳鸣】
开方如下:
柴胡、黄芩、石菖蒲、丹参、路路通、磁石、葛根、川芎、蝉蜕、甘草
随症加减:因患者时有头晕,加天麻、钩藤平肝潜阳;兼见口干,加玄参、麦冬滋阴润燥。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方解】
此方以柴胡、黄芩疏肝泻火为君,石菖蒲、路路通开通耳窍为臣,磁石重镇潜阳,葛根引清气上行,丹参、川芎活血通络,蝉蜕疏散风热,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肝泻火、活血通窍之功。
服药两周后,林老师耳中鸣响渐弱,夜间可安睡五小时;续服月余,某日授课时惊觉耳鸣已悄然消退。如今她办公桌上常备着保温杯,里面泡着黄芪当归茶。
【适用范围】
本方对肝火上扰、气滞血瘀型耳鸣效果显著,临床观察显示,配合情绪调节与作息调整,八成患者症状可获改善。正如《医林改错》所言:"耳窍通于肝胆",调畅气机方为治本之要。
但非本症型,仍需辨证论治,患者万不可盲目用药。
明道配资-证券配资网-实盘配资官网-配资官网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