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康熙皇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八岁即位为皇帝,十四岁亲政,果断剿灭了权势熏天的鳌拜,展现出强烈的掌控力。在军事上,他平定了三藩之乱,成功收复被割据的台湾岛,并彻底消灭了威胁边疆的准葛尔部。康熙时代,清朝疆域扩展至1300多万平方公里,达到了鼎盛的巅峰,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千古一帝”实属名副其实。
康熙皇帝一生育有35名儿子,其中有24人最终长大成人。这些皇子中,有九位对皇位虎视眈眈,怀揣着君临天下的野心。他们在宫廷中彼此结盟拉帮结派,还分别暗中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这场宫廷权力斗争史称“九子夺嫡”。
从下图示意可见,这九位皇子分别与不同朝臣形成了复杂的联盟关系。
一、大阿哥胤禔阵营,核心人物为纳兰明珠。
展开剩余74%大阿哥胤禔是康熙皇帝惠妃那拉氏所生,因皇后赫舍里氏为太子胤礽生子,胤禔失去了太子的资格。纳兰明珠任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后被封为太子太傅。由于纳兰明珠与索额图政见相左,故力挺胤禔登基。且纳兰明珠是惠妃的堂侄女的外公,亲属关系使其支持胤禔成为理所当然。余国柱与明珠私交甚笃,身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自然归入胤禔阵营。礼部尚书佛伦也被纳兰明珠拉拢,成为胤禔一方的有力支持者。
二、太子胤礽阵营,主要领袖是索额图。
索额图身兼保和殿大学士及议政大臣,皇后赫舍里氏是其侄女,因此他是胤礽的外公。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和阿尔吉善,也加入了这一阵营。太子胤礽还有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等多名大臣的支持,形成了较强的政治势力。
三、三皇子胤祉阵营,核心人物是陈梦雷和李绂。
陈梦雷出身进士,曾任庶吉士,后为三皇子胤祉担任侍读。李绂同为进士出身,先任散馆编修,后晋升为内阁学士兼左副都御史,是胤祉的重要支持者。
四、四皇子胤禛阵营,关键人物包括十三皇子胤祥、十六皇子胤禄和十七皇子胤礼。
胤祥自幼与胤禛关系密切,康熙去世后,他在胤禛顺利继位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胤禄和胤礼也一直坚定支持胤禛,使他在众皇子中拥有稳固的后援。
五、八皇子胤禩阵营,主要成员有九皇子胤禟、十皇子胤誐以及十四皇子胤禵。
九皇子胤禟和十皇子胤誐是八皇子胤禩的铁杆盟友,极力支持他争夺皇位。十四皇子胤禵则是胤禩的政治合作伙伴,八皇子失败后转而支持胤禵登位。
六、“九子夺嫡”的历史进程。
起初,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分别在朝中拉拢大臣,支持太子胤礽与大阿哥胤禔。康熙皇帝对此极为愤怒,在朝堂上严厉斥责文武百官,并一度罢免索额图官职。后来康熙又重新任命索额图为议政大臣。康熙二十六年,纳兰明珠因贿赂卖官被直隶总督于成龙揭发,失去皇帝信任。康熙四十一年,索额图因在德州探望太子胤礽病情逗留过久,令康熙起疑,次年被囚禁并最终处死。明珠则在康熙四十七年病逝。失去索额图支持的太子胤礽于同年被废除太子之位。此后,大阿哥胤禔竟提议杀害胤礽,康熙大怒,痛斥其无兄弟情谊。胤禔从此丧失太子希望,转而支持八皇子胤禩,并向康熙建议由胤禩继位,令皇帝更加失望,坚决否决八皇子。此时,三皇子胤祉揭发胤禔用邪术害胤礽,康熙震怒,下令将胤禔软禁。见众子争权不择手段,康熙决定重新册封胤礽为太子。胤礽却再次结党谋权,最终被康熙再次废除太子之位并囚禁。康熙六十一年驾崩,最终由四皇子胤禛继承皇位,成为雍正皇帝。
七、康熙皇帝作为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绝不会将皇位继承大事交由儿子们自行争斗。胤禛继位显然是康熙的遗旨,体现了其真实意愿。康熙废除胤礽太子身份时,任命胤禛留守京城办理政务,胤禛对胤礽仍旧敬重有加,赢得康熙好感。支持八皇子胤禩的十四皇子胤禵被调往远离权力中心的边疆任抚远大将军,这也是康熙早有安排。胤禛暗中拉拢了一批重臣作为班底,如晋川陕总督年羮尧、湖广提督魏经国、四川布政使戴铎、兰州府同知沈廷正和步军统领隆科多等。康熙临终时,步军统领隆科多始终侍奉左右,显然属于胤禛阵营。十四皇子胤禵被调走及隆科多紧密护卫康熙的事实,显示康熙皇帝早已为四皇子胤禛登基铺好了坚实的道路。
发布于:天津市明道配资-证券配资网-实盘配资官网-配资官网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